关于如何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调研报告
机构编制管理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涉及到政府的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制机构保障。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如何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更好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大局,是机构编制部门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我办围绕“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更好实现为人民服务”主题,通过走访座谈调研全面了解了我县机构编制管理现状,并重点就如何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在征求各部门和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机构编制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机构编制管理作为一项执政为民的工作,逐步被公众所认识,并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认真搞好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对于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巩固政权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行政服务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临洮县编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省市机构编制文件精神,创新体制机制、服务科学发展,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落实,扎实推进了县乡机构改革、“实名制”摸底登记、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机构编制专网建设和中文网络域名注册等工作,树立起政治坚定、勤奋务实、开拓进取、公道正派的良好机构编制队伍形象,以优良的能力和水平为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服务。
二、机构编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机构编制工作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全速发展,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当前机构编制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尤其在自身管理体制、执行机构编制工作法律政策、领导职数管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别单位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些单位对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甚至不了解编办是搞什么的、什么单位,只是以本单位的利益为重,强调事务多、困难大、责任重,使得与机构编制工作配合不到位;而在本单位有需求的时候又一味的在增设机构、编制、规格、领导职数上打主意,使得编办增设机构压力大。(二)超编现象普遍存在。党政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长期超出编制限额,且分流难度大使得短时间内难以化解;个别单位还存在领导职数超配备现象,根本无法消解。(三)人员管理不规范。个别单位超职数配备干部、超编制调动干部,个别行政机关设有事业编制、借用事业单位人员到行政管理岗位工作,还有个别单位直接绕开编制部门在编制范围外聘请临时用工等现象造成人员混编混岗。(四)人员结构失调效能低。个别单位人员结构比例失调,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使得办事能力下降,服务水平不高;个别单位随意从下属单位抽调人员,导致人浮于事,工作效能低下,工作水平不能很好体现。(五)上级干预现象严重。上级部门绕开同级编制部门,干预地方部门机构设置、编制核定、人员配备,以部门文件要求下级部门成立对应机构,以方便工作,给机构编制部门带来很大压力。
粗略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一)机构编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监管制度缺乏保障。虽然机构编制工作有法可依,但是具体实施起来阻力重重,可操作性不强,不能较好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形势任务变化的需要,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二)改革创新意识不高,被动工作现象严重。由于职能和权力受限,编办工作是上级施压型,县上、市上文件如何规定就要如何落实,使得工作积极性不高,毫无改革创新意识,工作按部就班,毫无新意。
三、对策措施
作为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顺应新形势,立足科学持续的发展观,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思路,改革和完善管理制度,推进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深化创新理念,努力把编制管理工作做好做强
1、理顺工作思路,树立科学管编理念。机构编制管理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合理配置资源,规范设置机构,准确划分,以科学发展为基准,勇于改革,注重创新,统筹工作全局,把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与推进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精神指导创新,以创新思维推动改革。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认真吸收消化后再创新,不断革新机构编制管理机制,推进规范、精细、标准管理机构编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以电子政务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广软件管理及网络技术,提升机构编制科学化管理水平,形成开放、动态、科学的编制管理模式。
2、保持管理权威,树立法制治编理念。法制化是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坚持依法管理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原则,但现在机构编制管理缺乏的就是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始终树立“编制就是法规”的法治意识,把贯彻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法规政策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严格遵守法规政策,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对各种违法行为坚决抵制,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
3、强化执政为民,树立人本整编理念。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民生为本,执政为民,把以人为本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逻辑起点,每出台一项政策、开展一项工作、办理一件事情,都要以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为重,并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在设置机构、划定职能、确定编制、审批用人条件以及人员进编时,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根本取向,时刻怀着恪尽职守、一心为民的心态,努力为民,合理整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推进创新管理,集中引领编制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1、大力宣传制度,努力营造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良好氛围。要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宣传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简报、信息等,强化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机构编制工作的认识,增强各级干部群众机构编制意识,促使熟悉了解机构编制管理政策法规,确立依法、依纪、依规管理机构编制的理念,使机构编制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营造开展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使之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主动配合和支持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2、完善制度措施,不断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职能运行。(1)严格退休制度,做好自然减员工作。严格执行退休制度,各机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要及时办理退休手续,逐年消化超编。退休后及时核减编制。(2)加强编制管理,杜绝超编进人。首先严格控制行政机关人员增长,努力控制新录用人数,超编的党政机关一律不得安排公务员招考计划。其次,各单位进人须由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编,凡没有空编的,一律不得超编进人。第三,有效控制军转干部进入党政群机关的比例,尽可能向缺编单位、事业单位安置。(3)严格编制控制,全面推行“实名制”管理,将机构设置、工作职责、人员编制、实有人员、举报电话等内容向社会公示,实行“阳光编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4)加强计划调配,消化超编问题。充分发挥编委成员单位作用,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衔接,通过干部人事调配手段消化超编人员。县直机关和乡镇提拔任用干部原则上首先从现有公务员中选拔,个别机关确有空编的,优先考虑从行政超编单位调整人员,同时严格控制从县外调入非急缺专业公务员数量,以确保按时完成消化超编任务。(5)改善结构,调剂余缺。在总量控制的原则下,根据各单位职能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编制余缺,做到编制有增有减、人员能进能出,充分利用好现有编制资源,提高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6)强化机构编制与实有人员的监督检查。会同相关部门,定期开展编制核定、实有人员、领导职数、工资核发等情况的监督检查。
3、严肃编制纪律,大力坚持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机构编制部门的干部,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全局的高度,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以坚实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严格依法办事,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迈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坚持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由机构编制部门“一家受理、一家承办,一家行文”,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都无权决定。并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编办五不准规定,即不准超编进人、不准擅自设立机构和提高内设机构的级别、不准违反领导职数配备的有关规定、不准越权审批机构编制、不准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的机构编制。
4、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服务水平。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强调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系统扎实地进行各项学习,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正确的信念充实思想,认真领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深化思想的同时,更要以坚持不懈的态度刻苦钻研业务,熟悉掌握机构编制工作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增强机构编制工作能力,处处争先进、时时创先进,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总之,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管理水平,要在符合形势和要求的基础上,深化创新理念,推动创新管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齐心协力,狠抓落实,提升工作水平,服务科学发展,努力把工作抓紧抓好,着力开创出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局面,更好更强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大局。(临洮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供稿)